专家看点:从冬奥会场馆“零排放”看我国会展场馆的低碳化
2022年2月4日,大家期待的冬奥会在北京拉开了序幕。本届奥运会令人赞叹的不止是运动员精彩的比赛和奥运精神,冬奥场馆的建设更是赢得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而在本届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绿色环保、低碳化与可持续性”,无论是场馆的设计还是施工建设,均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性的办奥理念。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布局场馆,共计25个场馆。其中,竞赛场馆12个、非竞赛场馆13个,25个场馆中10个为现有,6个为计划建设,4个为冬奥会建设,还有5个为临时建设。所有新建场馆和改造场馆均达到了国际绿色建筑评价认证标准。
一、低碳能源,绿色电网
北京冬奥会期间,3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的是绿色电能,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首次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来源于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张北风电、太阳能发电资源丰富,其柔性直流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供应北京市大约1/10的用电量,其中包括直接满足北京冬奥会的北京、延庆两个赛区场馆用电需求,张家口赛区则是冬奥场馆就地消纳当地的绿色电力。这就有力保障了冬奥会的绿色用电,也有效解决了张北可再生能源的送出与消纳问题,同时还促进了“风、光、水”大型能源的有效开发和自然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低碳场馆,高效节能
“低碳零排放”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频频被提及,也是北京冬奥场馆建设的亮点之一。从“冰丝带”到“雪如意”,再到“冰立方”......冬奥场馆不但实现了100%“绿电”运行,还实现了低碳场馆的建设和改造。
被视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整体建造采用的是世界体育馆跨度最大的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长跨约200米、短跨约130米,受力优,形态美,这个结构使其形成了具有轻、薄、美特性的屋顶,而用钢量只是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大幅度降低了场馆用材量和建设的复杂程度,在源头上就减少了碳排放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还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新的建筑材料,它不但具有普通建筑材料的特性,还能作为太阳能面板,为冬奥场馆提供绿色环保电能。
坐落于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雪如意”,场馆整体造型宛如一柄如意,也是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典范之一。
“雪如意”的建造,在选址上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地貌,所在山谷的落差与形状都与竞赛需求高度契合。被认为是天然的跳台滑雪场地。为尽可能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建设中将168米长的赛道“架”在了空中。除此之外,“雪如意”的建设还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的风电利用、山体生态修复、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加外遮阳设计、市政管线集中于地下管廊设置、利用透气防渗材料实现水体净化等新技术。
而与常规跳台滑雪设施有别的是,“雪如意”在建设之初就针对可持续性循环反复利用做了设计,滑雪跳台的下方设计了一个平整的场地,作为运动员缓冲距离延伸之用,不但具有安全性,同时还兼顾了赛后作为足球场、演唱会、发布会等综合利用的需求。
位于首钢工业园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直接结合再利用的竞赛场馆。除跳台本体以外,赛事的配套设施全部由首钢冷却塔区域的工业遗产改造而成,实现了冬奥会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完美结合。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冰壶赛场的北京国家游泳中心,通过对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原有场馆的改造,智能化进行“水立方与“冰立方”的无缝衔接转换。这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水上运动与冰上运动相互转换的奥运场馆。考虑到赛后的循环利用,工程师在泳池底部搭建钢架,在上层铺设与电脑相连的预制混凝土板、制冰的冷凝管,且每一条都印有编号,以便在循环利用时到相对应的位置。
此外,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都通过既有场馆改造,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成为冬奥会冰上场馆,大幅度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无论是从设计理念、材料选取还是从技术工艺上,冬奥场馆都遵循着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及可持续性的“绿色办奥”理念。且在制冰技术上,冬奥场馆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五棵松冰球训练馆4个冰上场馆均采用了二氧化碳低碳制冰剂,使用最清洁、最低碳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不会破坏臭氧层)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从根源上避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还进行了回收再利用。
秉承“绿色办奥”的理念,显而易见,此次的北京冬奥会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了奥运建设的整体布局中。冰雪奥运,低碳奥运,也是首个零排放的奥运会。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实现绿色、低碳办会的理念升级,推动奥运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作为会展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示范先驱,为会展业提供了明确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赞 (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