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会展服务,如何走出“低端形式主义”(后篇:“全渠道会展”破局“线上展览”)
01从技术层面看
从传统实体零售到实体+电商再到新零售,零售业的发展一直是走在创新和发展的最前端,风起云涌。
从2006年麦德龙集团首次亮相中国的(Future Store Initiative)未来商店展区(北京展览馆1300m²)到2013年成都首次展示的“无人商店”本人都是亲身经历者。从条形码的发明再到RFID技术的创新SAP、Intel、IBM、Cisco、Tyco等一大批世界优秀的技术公司共同推动着商业现代化的进程。我总说展馆要啥系统啊随便拿个零售的客流统计软件,会员管理软件,人脸识别系统,便利店pos系统把里面的黄瓜、茄子改成座椅板凳、水、电、气、网何必动辄花千万改造,加之国企内部流程效率,正所谓做决策往往比做正确的决策还要重要。够用就好是原则。智慧展馆动不动就要热力图、动不动就要观众统计、动不动就5G、我想说每场展会重点区域都一样吗?热不热主办心里不知道吗?展区就是冷热搭配设置的,不热的地方用会议区带热,这是世界会展运营的惯用手法,观众数据是核心价值怎会让展馆拿到?5G那是流量通道配套硬件实施应用场景的咱们的应用场景在哪里?所以莫拍脑袋把“新基建”当成“创新会展服务模式”市场需求要的是小而美而非大而全。
上述提到的优秀零售技术企业他们为啥不进会展产业来分一杯羹,原因就是体量太小无法变现和盈利,商业的本质是趋利,任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短期之内一切技术的落地还是得咱们会展人自己的专业开发团队量体裁衣。
02从互联网层面看 会展业伊卡洛斯悖论(线上展览)
线上会展,一定是把线下会展搬到线上吗?一定是线下会展会消失吗?这个话题热议了两周但始终没有方法论出来,所有人都在看都在等待都在徘徊,到底线下搬倒线上怎么干,线上会展是展产品呀还是逛展览会,倒要看看广交会到底怎么玩,我想说等到6月还让不让人活了,干现在就干而且马上就要干,我今天谈谈我的个人观点来抛砖引玉!
线上展览大家通常理解的是前台,前台是呈现形式,10来万做个响应式页面即可完成。展商为什么来参展?他们更关心谁来买?还有谁来买?买多少?物流?报关?渠道?账期?采购规模多大?同等规模的价格谈判?怎么样去落地营销?当地的经销渠道建立?和那些零售商合作?这是后台的东西,也是要做好的核心。而不是单纯的展示展览和产品本身。
零售业的发展和会展产业的发展是不谋而合的,会展是什么B2B和B2C他和零售上有贸易和采购环节,下有售卖和体验的场所一回事,如果说会展是一个大卖场一点不为过,会展的原型不就是集市?同宗同源难道不对吗?
闻变色变的会展人看到一个《阿里发布“春雷计划”重提线上展馆》,便大喊狼来抢饭碗了!可是这么多年您倒是变呀,20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只是年纪变大了一些变胖了一些(届数和规模)。阿里第一次线上会展的时候我和阿里巴巴总裁卫哲就探讨过,当时的负责人叫王刚。记得那是2006年年底。当时的试验是我组织展览会线下的买家70家采购商(超市、百货)发布采购需求阿里巴巴根据采购需求来安排供应商对接。当时没有微信也没有智能手机信息不能充分匹配和实时对称,效果很不好,我相信这就是今天我们会展人要干的线上展会。两位马爸爸不傻,纵观互联网产业凡事能融合发展且互补的商业模式一定不会一种干死另外一种!
在经济疲软和消费市场整体增长规模放缓的大背景下,美团小象,盒马鲜生、阿里小店、苏宁小店、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京东的7fresh如雨后春笋。最会玩粉丝经济的苹果、小米完全可以线上卖产品为什么要开线下店?咱们会展人自己守着一片肥沃的高粱地还在在地里喊没饭吃。新零售,不是线下企业开某宝店,而是线上企业开实体店就这么简单。新会展也不是线上企业做会展,而是线下会展融合线上发展。这就是我要首先提出的概念也是我的结论“全渠道会展”,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势不可挡!我相信广交会的操盘手(按照我在北邮关于互联网+等课程的学习经验,做为天然流量入口的腾讯等技术企业作为广交会服务商是大概率事件)也一定是这样想的。
线下展览如同单业态经营,缺乏新兴的引流手段,专业化水平落后,接收新事物慢,一切一切的产品在市场经济的自然进化中逐渐消亡也是一种商业的自然规律。其实,线下的经营者不是输给了线上而是败给了本身,感知受到了各类影响,开始销量下滑,收入越来越少的时候,被动的坐等,希望这一阵扛过,春天就会到来,结果如同温水煮蛙,现金流和自己的信心一点一点损耗,直到最后发现自己已无法再扛,关门成了最终的选择,没有之一。
正如商务部特聘会展专家郭牧老师说:“疫情下的会展圈,虚的太多了大家会迷茫。”一位有着30年会展从业经验且实操过国内最大农业机械展的侯金岐老师说:“对于线上会展大家伙那真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没数办法多”
全渠道会展即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对商家来说是流量、数据和核心效率,而对B或C端来说现在大家熟知的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需求、良好的展览体验、以及便利性,“多、快、好、省”是各行各业商业发展永久不变的本质。
无论是哪个行业线上还是线下,提高坪效、人效、客单价、塑造消费者习惯都是思考的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展同理!在+互联网成为潮流,数字化变革的今天,科技创新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条件。会展经济不应该只关乎台前的成交和销售,后台的大数据、千人千面、营销、匹配、采购、物流、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的有效整合更是重中之中,而这一切必须靠+互联网的推动支持,可以说+互联网体系就是会展乃至各行各业的核心动能。如果能做到且用好互联网的“共享经济”“获客流量”、“精准配对”和“长尾效应”等优势与会展经济完美融合,小到精准扶贫对接大到跨国集采,我想这应该就是国家所提出的线上会展和创新会展服务模式。
新常态下的会展产业即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又是一个承载着无数信息互换的宏伟场景,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秘密渠道”。在这个渠道为王的年代,任何互联网企业想进入这个“秘密渠道”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当下,除了不使用互联网的群体,什么数据BAT没有,但是如何落地和精准的使用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却并没有优势,正如后期勃发的小米、今日头条等。
只要我们做深!做透!做精!把会展生态做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最终一定是融合发展的“全渠道会展”。
记住这个词,“全渠道会展”,首创者,会展供应链创始人&CEO 吴菲。
赞 (573)